2018/8/5
跟朋友聊天的时候,
被问道:
“老崔,你让儿子以后搞艺术吗?”
我答他:
“估计不会。因为儿子是亲生的。”
艺术这两个字,
就像茅台。
少喝飘飘然,
多喝麻醉自己。
玉雕手艺,
处在一个向艺术高点,
爬坡的阶段。
这个过程中,
更需要用技艺的变化精进,
让自己保持清醒。
皮色,
是当下玉雕的主流话题。
璞玉之皮无限好,
无数英雄竞折腰。
“红皮白玉”这四个字,
让玉石原料的价格,
一步步登峰造极。
我不多说,
朋友们应该深有体会。
对于雕玉的大师傅们来讲,
针对面粉价格飙升的现实,
最需专注而行的事情,
就是做出更美味的蛋糕。
玉石的皮色,
可以说是璞玉的一种精华。
就像,
大地把白玉割了一道口子,
流出来的凝血。
有时候,
色皮可遇,
雕色不可求。
每一块玉上面的皮色,
都不是随便出现的。
(人工二上皮除外)
所以对皮色的设计雕刻,
就特别费脑子。
一:
不为留而留皮,
别老拿尺子量着雕,
虽然一寸皮色一寸金。
但有时需要,
把皮色撬开做,纵向深入。
是为撬色。
二:
皮与肉,灵与肉。
皮肉之欢莫成皮肉之苦。
雕皮设计的巧妙,
在于皮肉整体,别断舍离。
是为巧色。
三:
俊俏之皮,画龙点睛。
好皮犹如美人之痣,
雕皮,
浓妆淡抹总相宜。
雕刻让一块玉皮颜值更高。
是为俏色。
四:
好的玉皮,如人之七窍,
咱们要做的,
是通过设计雕刻,
让七窍通明,
而不是七窍流血。
皮肉雕刻之美,
仿佛人之康健伫立。
是为窍色。
其上刻字曰:
“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”
这一,二,三,四,
是不是说的有点玄。
但真的是,
心中所练,手中所想。
如这金钱豹之眼,
将皮色撬开,
镶入祖母绿一微粒。
如这红黄之皮,
杂而不整微丑,
随其豹形,即生风俊俏。
如这写意之喜鹊,
与豹形虚实相间,
为求巧妙,
取报喜之彩。
如只有皮色,实为单调,
整体成一枚玉戒,
喜于掌间,贯通开窍。
这样一来,
雕色的一,二,三,四,
就用齐了。
此处还有一点撒金之皮,
雕一方井之形。
方井,又称丰井。
取之不尽,丰收不绝之美意。
清代水利专家郭柏苍,
《方井铭》中道:
“山下出泉,日润百室。
正气孤行,灵脉无窒。
瀼瀼承露,溋溋吞日。
廓其有容,满而不溢。
守口虚中,韬光闭密。
有美内涵,其泽广出。
凿者何劳,汲者何逸。
行潦不溷,淘之无术。
潜龙欲居,旱魃所疾。
震动离明,终古如一。”
这段我已经倒背如流,
但正着背,
有点背不过。
《玉戒-报喜》
聊了这么多,
大伙也听累了,
我也没词儿了。
千言万语一句话:
报喜不报忧。